期颐之年是100岁。出处:《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译文: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是指活到一百岁。期颐之年,出自《礼记·曲礼上》,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 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期颐指百岁老人。《礼记·曲礼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耋,而传。
期颐之年指的是100岁。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
期颐之年是100岁。期颐之年,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为,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期颐之年是100岁。期颐之年,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出自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期颐一般指100岁老人。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不同年龄有不同词语代替,期颐这两个字一般形容活到100岁的老人,是表示年龄的一个词语。
期颐之年指的是一百岁。期颐之年是古代年龄称谓之一,古时候称百岁为期颐之年。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为,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1、期颐之年是100岁。出处:《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译文: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2、期颐之年指的是100岁。期颐之年出自《礼记》中的一句:“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3、期颐之年是100岁。期颐之年,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出自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4、期颐之年是100岁。期颐之年,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为,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期颐之年是100岁。出处:《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译文:人至百岁,饮食、居住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是100岁。期颐之年,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出自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期颐之年是100岁。期颐之年,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为,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期颐,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
期颐之年指的是一百岁。期颐之年是古代年龄称谓之一,古时候称百岁为期颐之年。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为,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期颐之年是指活到一百岁。期颐之年,出自《礼记·曲礼上》,用以指活到百岁之人。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 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期颐之年是活到百岁之人。期颐之年出自《论语》,原文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