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时刻两个人的互相扶持,让他们对彼此有了很大的好感,冷漠高贵的李老板变得温和有人情味,土得掉渣的挤奶工真诚又热情,囧途上两人从陌生人成为了朋友。
另一个则是该片对婚姻家庭问题的处理太过于草率,《人在囧途》对婚姻和家庭的处理相对比较含蓄和巧妙,对观众很有说服力。而《泰囧》的结尾,徐朗怎么就突然开窍放弃油霸的生意回归家庭,说服力明显不强,转折太突兀了。
徐峥也是因此看中了囧这个灵感,并且在之后推出了《人在囧途之泰囧》,于春节档斩获了16亿这样的高票房。由于这个影片从名字上来看非常像《人在囧途》,很多人都误以为《泰囧》就是《人在囧途》的续作。
二人社会地位,阶层视角与所具有的社会独特心理容易引起观众心理共鸣。精选片段富于匠心,二人身份地位与心理感受极具对比性,同时途中遭遇极具戏剧性,笑声连连,情理之中。
立足本土讲述国人情感《人在囧途》以春运为背景,是一部立足本土讲述中国人情感的电影,触碰了到中国观众的内心世界,它让观众笑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一些温暖。
华仔的票房口碑一直很高,再加上吴**绑架案的剧情,票房跟定不低。港囧的呼声更好,观看之前两部囧的票房就能看的出来。我觉得港囧票房会比吴先生要高,且会高处很多。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解救吾先生》在票房上只拿到了95亿的成绩,而这部电影投资了15亿,所以在票房上是亏了。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场以警察解救“吾先生”与绑匪经历20个小时全力施救的惊险故事。
徐峥三年磨一“贱”,匆匆做出《港囧》,至少在时间上很难有精品的保证,这或许是被资本市场绑架的原因,毕竟《泰囧》无论口碑票房都太牛叉了,加上《心花路放》的加持,徐峥会不会也是一时被冲昏了头脑,匆匆上马。
《港囧》是个类型意义上的胖子。青春、爱情、警匪、动作、悬疑、家庭,当然,还有打头的喜剧。一部不到120分钟的电影,塞了这么多东西,每样还有头有尾,不变成胖子才怪。
1、徐峥三年磨一“贱”,匆匆做出《港囧》,至少在时间上很难有精品的保证,这或许是被资本市场绑架的原因,毕竟《泰囧》无论口碑票房都太牛叉了,加上《心花路放》的加持,徐峥会不会也是一时被冲昏了头脑,匆匆上马。
2、最简单的一句话:《囧妈》这个行为背后所透露出的商业逻辑对电影产业整体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3、但是就是因为利益的关系,徐峥的行为挑战了院线利益。
亿。根据查询海峡网显示,《港囧》电影16亿票房,制作方称赚到的钱为4亿。
按照光线传媒的官方公告,该片的票房收入截止2013年1月22日约14亿,分账收入约65亿,占票房额的35%。据外界推算,除去大约6000万的制作发行成本,光线净赚4亿左右。
在二零一五年的时候,徐峥所导演的《港囧》在内地取得了十六亿票房的好成绩。这部影片给徐峥带来的不仅仅是票房,还有口碑。之前有人认为在《泰囧》《港囧》两部囧系列电影的时候,徐峥已经黔驴技穷,江郎才尽了。
徐铮除了片酬外还能得到利润的10%的分成。黄渤是以片酬作为参股拿分成,但没徐铮多。王宝强除了片酬,可能有个红包,但没分成。范冰冰的红包是由徐铮发。
一部《泰囧》成就了徐峥的同时,也带动光线的股票连续涨了5个交易日。
尤其是《泰囧》以3000万元的小制作将其推上“华语影片最高票房导演”的事业巅峰,并收获4000万元“大红包”之后,徐老板的赚钱能力和眼光不管在圈内还是圈外都让人不敢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