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守球员先站好位置,并保有垂直圆柱体,而进攻者仍试图冲撞;这一种的身体接触,称「进攻犯规」。进攻者在投篮或上篮时,故意用非持球的手「架开防守者」称进攻犯规。
2、推人犯规 在争抢篮板时,经常会出现推人犯规现象,比如对方绕到你身前抢篮板,你一看丢失了有利位置,当篮球弹筐而出时,你会随手推开争抢篮板的对手,这时就会出现推人犯规。
3、篮球所有犯规动作:打手 进攻队员持球进攻,在出现投篮动作时防守队员碰到对方的手臂或者手;进攻队员运球或者持球过程中防守队员抄球时先碰到对方的手,这2点视为打手犯规。
4、打手(非法用手)犯规动作:进攻队员持球进攻,在出现投蓝动作时防守队员碰到对方的手臂或者手;进攻队员运球或者持球过程中防守队员抄球时先碰到对方的手。
5、带球撞人 带球撞人是指篮球比赛中的一种犯规动作,是持球队员推动或移动到防守队员躯干上的身体接触,当接触的瞬间防守队员已经提前站位,则进攻队员构成带球撞人。
比赛到了最后,肯定领先的一方会想方设法的拖延时间,一般都会在24秒进攻时间快到时才出手投篮。
在比赛的最后一节,落后一方的球队为了赢下比赛,往往会采取犯规战术,寄希望于对方罚球不中然后趁机迅速得分并可能实现反超。不过这种战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最重要的是争取时间。落后一方可以叫暂停,然后直接在半场发球进攻。针对这一战术,领先的一方,往往会把球传给罚球命中率高的球员,然后给对手犯规也无所谓。一般像奥胖和邓肯,大本钟之流是不可能接球被犯规的。
如果比赛打到最后一分钟,双方比分相差不到,领先的一方肯定要尽量拖延时间,最好是把一次进攻时间24秒全部耗完,这样胜算就很大。
领先方犯规本人认为是比赛时间快要结束领先的分数少,竟可能的让对手那少一点分所以用犯规战术用在对方发球不好的球员身上 这样就可以保证对方最多得两分,有时可能一分不得,所以这个犯规就值了。
1、在NBA的规定中写到:比赛最后两分钟,如果对无球队员犯规,要进行两罚一掷的判罚。这个意思就是说,不但对方需要罚球,而且罚球完了之后,还得对方发球,这样来说就是得不偿失,还不如不犯规。
2、现在为了保持篮球比赛的流畅性,所以规定在最后时刻(好像是两分钟内),如果对无球人员犯规,会被判罚两罚一掷。被犯规人员罚两个球后,球员还是归被犯规一方。所以现在最后时刻基本都不会对场上的无球人员进行犯规。
3、这个规则最早出现是因为“砍鲨战术”,也就是对对方罚球不准的无球队员犯规,送他上罚球线。但这个规则仅限于每节最后2分钟。所以说进入每节最后2分钟,如果对无球队员犯规且犯规数达到5次,应该1罚1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