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石窟,北魏石窟造像

2023-09-25 18:56:10 胡姐体育 胡姐姐

本文目录:

1、须弥山石窟开凿于哪个朝代

1、须弥山石窟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兴盛于北周和唐代,是中国开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开凿规模、造像风格、艺术成就可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大型石窟媲美。

2、须弥山作为佛教称谓和石窟的同义词,应推至宋代。须弥山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7 ~ 499),兴盛于北周和唐代。它是中国首批发掘的十个石窟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

3、在宁夏固原县须弥山南麓,有一百多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是梵文,意为金山,该窟初建于北魏年代(公元4-6世纪),以后历代均有扩建,迄今仍保留有20多个洞穴。

4、须弥山作为佛教称谓和石窟的代名词,当推宋代。

2、北魏时期石窟造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1、北魏时期大量建造石窟,说明当时的国力强盛,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这项大规模的文化工程。同时,这也反映了鲜卑民族对汉文化的接受和融合。

2、北魏建都平城(山西大同)时期作品 佛、菩萨、罗汉、飞天面相多为圆胖脸,显露出“祥和和悦”的神态,此时造型多注重主要形态和精神,不大追求细节。

3、孝文帝从山西大同迁都至洛阳,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造像风格也沿袭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主要特点是以清瘦为美,面部修长,鼻梁高挺,体态瘦削,衣纹密集,着偏袒右肩式袈裟,雕刻手法是北魏流行的平直雕刻手法。

4、魏晋时期佛教才开始中国化,且此时期游牧民族大量南迁并建立许多政权,故此时期的石窟带有明显的西域风格和游牧民族风格,尤其体现在人物雕塑上。

5、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佛教思想与儒学思想碰撞、交融时期。因此,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建寺庙,凿窟造像,利用直观的造型艺术宣传统治者思想和教义。代表性的石窟为: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

3、北魏统治者修建石窑佛像的目的是

北魏统治者为了在人民心目中树立佛的高大形象,进一步宣扬君权神授,他们征集了大批民工和石匠,劈山削崖,开凿了许多石窟,雕刻了许多佛像,让人们到那里去顶礼膜拜。

让百姓们更好的被控制。早期佛像主要由西域传来,后来逐渐受到中原文化影响而逐步本土化。在南北朝时代的北魏,皇家佛像多以当朝皇帝面像为原型塑造,因此云冈石窟中的大佛佛像其实就是北魏皇帝的模样。

北魏统一北方,外来的宗教佛教成为思想统治的精神支柱。为了控制中原地区,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将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迁都洛阳的前几年。

四,石窟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因此得到一些人的喜爱,才大量建造。这得从当时北魏发生的太武灭法事件讲起。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