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能项目的赛程安排 - 女子七项全能赛程为两天,第一天包括100米栏、跳高和铅球,第二天包括200米赛跑、跳远、标枪和800米赛跑。- 男子十项全能赛程同样为两天,第一天包括100米赛跑、跳远、铅球、跳高和400米赛跑,第二天包括110米栏、铁饼、撑竿跳、标枪和1500米赛跑。
2、在规则的文本中,划线的部分代表国际田联近期所做的修改和更新,这些变动反映了国际田径运动的最新标准。而那些条文前带有★的规则,是中国田径协会为适应国内竞赛环境和实际需要,特别制定的补充规则。这些补充规则旨在强化比赛的公平性和规范化,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
3、一)比赛时间50秒,每10圈10分,累计计时成绩记为1分。(二)参赛运动员必须装备符合比赛规定的田径比赛服装及运动鞋或者跑鞋,比赛服装、运动鞋或跑鞋的标记位置应标出运动员的名字,记为:运动员号码。
4、规则条文字下画线的部分,是国际田联规则新修改的内容;条文前带有★的部分,是中国田径协会根据国内田径竞赛的需要,结合实际制定的补充规则。
5、F1F12级别运动员,在比赛中允许引导员言语帮助,明确投掷方位,但不能干扰裁判员的工作。 (2)不同性别和级别的运动员在投掷比赛中使用不同重量的器械。 (3)F32~F34级别脑瘫和F51~ F58级别脊髓损伤运动员,坐在适合个人残疾特点的投掷凳上完成比赛。
米、200米、400米均采用蹲踞式起跑,实行分道跑(分预、决赛,如不足7名直接参加决赛)。800米以上项目为决赛,800米采用部分分道跑,起跑时分道跑至第二弯道后。可以抢道跑。1500米、3000米均采用不分道跑,但不能从运动员的左侧超越对手,如有犯规导致影响对手的比赛,将取消比赛成绩。
田径比赛中的田赛指的是以高度或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或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叫田赛。田赛分为跳跃、投掷两类项目。径赛是田径运动的一类。田赛分为跳和掷,其中跳的项目有: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撑杆跳高;掷的项目有:铅球、铁饼、标枪、链球等。
跳高要求单脚起跳,碰掉横杆或触地失败。跳远与三级跳远,8人以上参赛者有三次试跳机会,前8名可再加试,名次由最佳成绩决定。落地规则严格,触及起跳线前或沙坑边线均算试跳失败。投掷类 铅球、铁饼和标枪项目,试掷次数与径赛类似,以三次为基本轮次,排名前八的可加试,名次由最佳成绩决定。
女子田径竞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径赛项目 短距离跑:如100米、200米等,这些项目主要测试运动员的速度和爆发力。中长距离跑:如800米、1500米等,这些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耐力和速度分配能力。跨栏跑:如100米栏、400米栏等,运动员需要在高速奔跑中跨越固定数量和高度的栏架。
比赛中选手之间不得穿越跑道,相互干扰。对于参赛运动员较多的情况,通常会先进行分组淘汰赛,最后选出8人参加决赛,决赛成绩决定最终名次。径赛必须逆时针方向跑进,道次由抽签决定。在分道跑项目和接力跑的第一棒起跑时必须使用起跑器,其他项目不得使用。
田径比赛规则的最新要点如下:径赛类: 名次判定:以运动员躯干的任何部位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先后顺序为主。 起跑规则:400米及400米以下项目需使用起跑器进行蹲踞式起跑,口令为“各就位”、“预备”、“鸣枪”;400米以上项目采用站立起跑,口令为“各就位”、“鸣枪”。抢跑犯规一次即被红牌罚下,取消比赛资格。
参赛资格方面需要注意:必须持有效二代身份证和学籍证明;需通过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参赛运动员必须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各市州代表队限报30人。报名截止日期是7月20日,逾期不予受理。竞赛规则采用中国田协最新审定的《田径竞赛规则》,特别强调反兴奋剂工作。
在径赛项目中,包括短跑、中跑、长跑和接力赛等,运动员的名次是根据他们到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顺序来判定的,该顺序以运动员躯干(不包括头、颈、四肢)的任何部位为准。
在田径赛跑比赛中,终点规则如下:名次判定 所有赛跑项目参赛者的名次取决于其身体躯干(不包括头、四肢和躯干任何部分延伸出的物品,如接力棒)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时的顺序,先到达者名次列前。这意味着,只有当参赛者的身体躯干完全越过终点线时,其成绩才会被认可。
目前世界田联300米栏的积分体系主要参考2025年最新版《世界田联竞赛规则》。这个项目属于非奥项目,积分计算会结合选手成绩和赛事等级综合评定。简单来说,300米栏的积分规则和400米栏类似,主要看两个维度:一是比赛成绩换算的基础分,二是赛事级别系数。
田径项目规则 全能项目的赛程安排 - 女子七项全能赛程为两天,第一天包括100米栏、跳高和铅球,第二天包括200米赛跑、跳远、标枪和800米赛跑。- 男子十项全能赛程同样为两天,第一天包括100米赛跑、跳远、铅球、跳高和400米赛跑,第二天包括110米栏、铁饼、撑竿跳、标枪和1500米赛跑。